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教師共同的使命

  • 這是決心朝有效教學這條路前行的老師們,快樂分享交流、真情互勉激勵的園地。
  • 我們認同身心靈均衡、正向心理的全人教育。
  • 我們認同學校是培養學生多元核心能力的前哨站。
  • 我們認同學習應該是快樂的-讓我們一起合作學習,教學生怎麼玩。
  • 我們認同學習應該是主動的-讓我們一起合作學習,引導他們主動求知。
  • 我們認同讓學生的好奇心復活-讓我們一起合作學習,讓學生follow自己好奇心去找答案。
  • 我們認同人都希望被關愛、信任、稱讚和尊重-讓我們一起合作學習,用同理心對待學生。
  • 我們認同學生是接棒者-老師們共同的使命在於是否將我們的下一棒準備好。
  • 我們認同台灣的下一代,面對的是全球競爭的時代,一代必須超越一代,我們責無旁貸。
  • 無論多難,讓我們一起合作學習,用心設法培養學生多元核心能力、技巧與態度。
  • 老師很強,學生很弱;我們真的那麼強的話,就證明我們可以把學生變得更強!
  • 人生無常,有用的、好的不要獨享,分享給學生和下一代 人,對這個世界,才算有點貢獻、不枉此生。

如何運用教師天賦來教學

從教師天賦來教學,舉例來說,如果您的天賦是學習、思維、統帥、關聯、體諒。首先立即可以做的(第一層)教學是教您的學生如何學習(自學的方法)、如何思維(課文、任何資訊)、如何統帥(組員)、如何關聯(譬如知識)、如何體諒(他人、組員、老師、整理教室的阿嫂)


如果您做了第一層,就需要由第一層的活動中,觀察學生的相關基礎,譬如,學生目前的學習方法為何,回家是否會做作業?是否會上網找資料等? 也可以藉收集活動後的學生回饋,來瞭解學生學習的過程碰到的問題和成效。收集到這些資訊後,就可以進行第二層更深入的教學,將前面收集到的資訊,譬如學生上網蒐集資料都只看第一筆,或學生都不注意網頁資訊提供者是否值得信賴,您就可以設計深化的問題,讓學生可以學到正確的相關學習知識(knowledge-know what 與技巧(skill - know how to do)。

再以思維為例,您可以讓學生閱讀後設計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回答邏輯推理的問題,藉觀察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實用科際英文這門課,我就選了New York Times的科技文章,將文章中的句子中的時態,設計成邏輯推理的問題,藉此瞭解學生是否能從時態知道某件事在某個時間點發生了沒。經常我會發現,學生在學習時,只是閱讀過去,而沒有習慣用提問來幫助思維。所以我就跟學生說,我不直接講解我們要閱讀的文章,取而代之,我會從標題開始,問某個單字學過沒? 是什麼意思? 手機上有沒有字典APP?我會推薦字典APP,然後請他們用手機查詢單字,問他們這個單字有多少個不同意思? 學過哪一個? 哪一個是這個句子中適合的意思? 單字有哪些同意字? 哪些是學過的? 換哪個字好? 勤查同意字有什麼好處?

第一層是比較表層的學習,因為此時我們還不知道第一層設計的活動對我們的學生是否太簡單或太難? 藉由觀察與回饋設計的第二層活動,是深化的學習,除了深化,還要讓學生重複練習變成習慣,這樣才會成為永久記憶。前兩層都屬於基本能力,第三層就要利用前面教過的各種基本能力,設計需要多元能力來完成的複雜度較高的學習活動。譬如,104/7/21大學工作坊分享的那個專利+公司+產品的那個學習活動。

教案設計

幼珍老師設計的教案

1. 八仙樂園塵爆-參考資料.pptx [點選此標題下載]
這是塵爆教案中要小組成員回答八個指定問題相關的閱讀資料!這種方式適合還不會利用網際網路查資料,也沒時間查資料的學生。老師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訓練學生快速閱讀關鍵資料與從資料中抓出重點。

2. 產品與程序導向學習1.pptx [點選此標題下載]
     這是化材系大四終端課程,終端課程裡要求學生必須小組學習、實作為主、老師授課越少越好、問題的解決必須是要能整合大學四年所學必修專業課程的知識。終端課程是大學工程學院評鑑的重點,也是國際科技教育認證的最重要的一個項目之一。系所有沒有把學生教好,就看終端課程中學生的表現與產出的成果。我剛好這學期幫一位系上老師代這門課,就依照這個精神,讓學生學一套職場上工程顧問公司如中鼎很重視的程序設計軟體,學生在這門課裡初學這套專業軟體,應用這套軟體去設計一個化工製程。學生反思覺得修這門課的過程中,確實必須整合應用大學四年所學,也發現小組團隊密切合作的重要性。每組完成一份近60頁的報告電子檔,期中與期末每一組每一位同學都要上台口頭報告,兩次報告都作溝通技巧的同儕評量,每位同學都收到全班幫他個人作的評量的長條圖結果,第一次的報告,明顯看到同學溝通技巧的不足,大家也都有所反省,第二次大家都顯著進步,因為經過半個學期緊鑼密鼓地執行計畫,大多數同學花了很多時間去完成10個階段的工作項目,對計畫內容的熟悉度顯著提升,因此報告的內容與思考邏輯都顯著進步,因此溝通表達都顯著進步許多。
     因為是代課一學期,所以是第一次碰這門課的內容,確實很緊張,一邊教一邊還在思維如何讓學生運用前三年所學,且在這門課裡還能學到多元的職場重要核心能力。這個計劃案我參考了一本這門課的專業教科書,很幸運地找到一個案例是從第一章教到最後一章的。雖然不是每一章都有相關案例,10個工作項目,有些是課本範例變成EXCEL小組作業,有些是我自己從實務上很快就想到的工作。譬如第一個工作項目是要學生將英文敘述變成流程圖,這在實務上真的會碰到,如果翻譯錯誤,圖也會畫錯,那設計出來的製程就做不出產品,公司可會賠大錢的。所以同學都很認真查字典,讓英文好的同學主導這項工作的進行。我其實是參酌自己工作上的經驗與邏輯來設計這個計畫案,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只要是計算題,我都會給學生最後一個數字答案。原因是,如果沒有最後一個數字答案可以對答,學生隨便算完,不知道對不對就繳交。但是我的學生告訴我,因為我都有給數字答案,所以他們算錯了,就都會檢查是哪裡算錯,哪個數據可能查錯。直到得到正確答案為止。所以,讓學生反思與回饋,對老師設計教案內容幫助真的很大。我很感謝我的學生,他們手寫得很痠,但是提供老師修正教學的寶貴回饋意見。

3. 應用必修課程教科書設計PBL.pptx [點選此標題下載]
      這是上學期系主任生病住院,臨時代替他上大三的必修課化工反應動力學(Chemical Engineering Kinetics) 兩班共6學分(上學期我總共上了19學分,不知道怎麼撐過來的!),這門課的原文書課本1000多頁,我幫忙上了兩章,為了讓同學真正了解這兩章的內容,以及職場如何應用這門課的知識在實務上,由於這些例題很多,且都是實務上很重要的題目,我決定讓學生小組用Microsoft EXCEL去整理這兩章中每一個Example範例例題,整理的方法要像我這樣整理,我的方法是職場使用Excel來做理工科系的物理、化學與數學問題的方法,表格要說明清楚每個欄或列在計算什麼,計算用的公式要列入,數據有了就要畫圖,諸如此類。這樣的教學方式與內容很適合數理化生物地科計概電腦等方面課程借用電腦教室或與電腦課程教師跨科來進行教學。我的考試內容會將範例題目數字改變,讓學生去推導公式、用導出的公式去做計算,然後將計算結果畫圖在方格紙中。結果全班期末成績比期中成績進步20分,最厲害的同學期末考成績比期中考成績(17分)進步60分之多。我的解釋是他們經過實作,真的了解課本範例的觀念,所以可以輕鬆拿高分。

4. 實用科技英文之Problem-Based Learning.pptx [點選此標題下載]
這是大一實用科技英文的一個PBL教案與我給學生參考的具體範例。在這個教案裡,我希望讓修課學生學會如何針對生活中自己好奇的進口產品,上網去查詢這個產品是否有英文專利,以及產品的製造公司。這是我個人在工作上經常碰到的科技英文的一個實際應用問題。這個教案想法是因為前陣子看到FB上有人分享某家公司生產的一個創新的雨傘,很快的我就很好奇傘的創新設計細節,這樣的資訊當然要查專利,很快的我就找到這傘的專利,甚至連發明人的背景與發想的動機資訊都找到了。因此,我就希望我的學生也有這種能力,就把他設計成一個教案,學生可以從自己知道的公司或產品或專利開始發想,但是我要求一定要product, patent, company都要有。要參考我的投影片順序整理各組選擇的主題。結果大多數同學都沒有我這麼幸運,一下子就找全了,但是最終大家經過一番努力都找到了,也有很多過程中學到的經驗,有同學非常喜歡這個活動,覺得學會這個以後,就可以去做發明家了。很多同學都很高興自己會找英文專利,也會讀專利設計圖的相關說明,也多念了很多專業英文。從他們期末考說明這個PBL在做什麼,雖然各組題目不同,從他們的考卷回覆,2/3同學可以用英文說明他們選的產品名稱與功能特性,甚至有同學還記得專利英文名稱和公司,顯示他們又學會科技英文的一個重要實際應用了。

這是我在1031學期上的一門大四的必選修課程。這是系上大四畢業前兩門必選修的課程之一。這門課前半學期是利用一個指定題目(四門轎車內的空氣流場)讓學生個人學習一個財星雜誌前100大工業公司都在使用的一個極重要的產品系統與元件設計的職場軟體。這套軟體在職場價錢非常昂貴,一個視窗開一年近百萬。學校這邊四、五年前剛好有機會,我們用教育部教卓計畫給系上的經費買斷了50人的教育版。國內大企業也開始重視這個軟體的學術資源與人才,我剛好是國內少數在15年前就看好這個軟體的未來重要性的研究人員,也希望讓更多台灣學生知道與體驗這個軟體的設計能力。這門課一開始用整合計畫方式執行,全班分兩組,紅藍兩隊先對抗後合作,兩組各推派一位計畫經理(Project Manager, PM),PM下又有小組長(team leader),每個team3人。我只要跟兩位PM下達任務,PM會召集team leaders來開會,分配工作給個小組,然後等小組長對組員布達工作分派後,同學們就開始工作。結果其中一組PM是使命必達型,非常和諧且負責的讓整個團隊的任務在預定時間內完成。另一組PM則只完成一半,他忙著自己分到的部分工作,沒有注意各組是否完成,最後只繳交一半的完成品,這裡顯然有這位PM該學到卻沒有學到的領導力。所有分析結果工作都先有老師提供的具體範例做參考,同學要重複應用知識去解釋各種不同條件下的結果。期中後,是各組的自選設計題目,老師們可以參考ppt中同學選的題目,許多都跟他們生活經驗相關。每組同學都要自己找所有設計需要的資訊,利用期中以前教的軟體知識,自己畫設計圖,自己找模擬條件,以及自己訂定系統設計與操作參數。期中和期末也都有溝通力的口頭報告與同儕評量。

國外教案
  1. Problem/Project-based Learning 教案 (很多很好的教案)
[Physics]
  1. Science Project: Physics Rocks
  2. Project Based Learning: Hot Wheels
[Biology/Chemistry]
  1. What is the Bronsted Lowry Theory | The Chemistry Journey | The Fuse School
  2. Periodic Table: Ferocious Elements Grades 9-12 / Science / Chemistry
  3. Coke Cans in Acid and Base -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
  4. Collaborative Digital Presentations Enrich Projects (Tech2Learn Series)
[Architecture]
  1. Emily Pilloton Keynote - PBL World 2014
[觀光]
  1. Spanish Travelers: 9th Grade Classroom Episode

回饋反思

1. 真正的朋友會對朋友說實話。請誠實提供您對自己和每一位組員在合作過程中的觀察,包括PBL學習過程的貢獻度,工作分配,以及建議。
 組員1: 貢獻度:_______%; 工作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誠實評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員2: 貢獻度:_______%; 工作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誠實評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員3: 貢獻度:_______%; 工作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誠實評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員4: 貢獻度:_______%; 工作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誠實評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員5: 貢獻度:_______%; 工作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誠實評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未來有機會,你會優先選擇跟哪位組員繼續合作?_______________ 請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未來有機會,你不會選擇跟哪位組員繼續合作?_________________請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您在此活動之初是以何方式決定合作的組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經過這次活動之後, 你會否用不同方式選擇組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要成為21世紀的領導者或有價值的專業人士, 您必須具備所謂的21世紀的能力,這包括溝通力(Communication), 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 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和創造力(Creativity),簡稱4C。請閱讀下圖中每個能力的簡單介紹,回答你在這個活動中學習到什麼能力,哪個能力是你的優勢能力(括弧內填寫1),哪個是您最弱的能力(括弧內填寫4)? 請問您認為未來可以做什麼來強化這些能力?
Communica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llabor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ritical Think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reativit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上是我今年在一門課程中實施PBL教學時,設計的回饋與反思問卷。這兩班將近共90位大一學生的問卷結果,問卷舉行的時間是1032學期期末,課程於期初,即開始2~4人為基本單位的小組學習,每班有12個小組,課堂上幾乎都需要實作與小組合作完成作業,換言之,這門課大多數的作業是在課堂上完成,少數未完成,則請同學在回家後限時內繳交。所以,各組學生在期末做這個問卷時,都已經有相當多次的合作機會。特別是在期中以後,有連續兩次1~2週長度的PBL學習活動單元,其中一次還有全組口頭報告與全班同儕評量個人的溝通技巧,由於這兩次都很接近期末,所以可以發現在填寫這份問卷時,仍能回憶那些活動期間每位同學是否用心幫忙的合作情形,可見同學對這兩個活動的學習過程,印象都相當深刻。
  • 填寫問卷之初,我特別說明這個問卷如何填寫,以及批改時,會將小組成員的問卷放在一起,問卷結果如何運用來計算那兩個學習活動的個人成績。為此,也特別聲明如果批改時,看到同學寫得不一致,就很容易看得出來誰在說謊,建議同學誠實填寫方為上上策。這樣喊話的結果,絕大多數的同學都誠實填寫。
  • 批改時,確實看到幾種類型的結果。每班都有幾組的組員是和合協力完成工作,有幾組是分裂不講話的,有幾組是介於兩者之間。考試成績最好的同學,有的喜歡跟人合作,有的不喜歡跟人合作,所以就不參與活動與作業的完成,但是因為合作與溝通都是21世紀職場核心能力,自我檢討未來要改善這些能力。有幾組同學一致反應,某位組員是他們都願意再度合作的,或反應某位同學是大家都不願再度合作的。他們也都清楚自己的原因。

網站宗旨

提供大學暨12年國教教師有關21世紀新學習法--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問題導向的學習)暨創新教學的資源與資訊。在這個宗旨下,本網站先後針對以下主題,收集與整理國內、外相關資料,包括網站宗旨、最新消息、學生心理、教學目標、方法、策略、教案設計、教學科技、教學成效、能力評量、回饋反思與相關連結。

以下是一些基本重要觀念的介紹。

20世紀是教師為中心的學習
我們肯定20世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為這個世界培育了無數英才,因為這樣的教育是因應當時資訊產生與傳播速度,建立的ㄧ個有效教與學的方式。目前大多數的教師都是受這樣的教育所培育出來的人才。這樣的教學方式,提供一部分喜歡以聽講和記憶來學習知識的學生,一個快速學習通過層層教育關卡的門徑。

創新教學的必要性
20世紀裡,知識與資訊的傳播主要是藉印刷術,印出大量以文字為主的書籍,在藉由課堂教師的口說傳授,國與國之間的傳播,則有賴各種跨國的船舶與航空貨運將最新的資訊送到需要的地方。受限於這樣的傳播媒介的速度,資訊更新與普及的速度較慢,個人新知的來源主要靠教學的教師和傳播知識的書本。

科技變遷下的教育變革
然而,20世紀末,隨著科技更新、網際網路和個人電腦的誕生,資訊就開始以極快速的方式迅速爆增,除文字以外,還以多種影音、色彩繽紛的圖像方式呈現,造就了21世紀這個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而先前的傳播方式,早已被海底電纜和衛星和個人電腦取代,以前要到圖書館才能看到的資料,現在只要在任何上網的電腦,就能隨時隨地查閱。

迎接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時代
因此,相較於20世紀,21世紀裡,資訊的傳播是藉網際網路多元的影音文字和全球知識分子。古人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時代,真正來臨! 只要學會善用網際網路的資訊,人人皆可成為秀才。網際網路上的資訊遠比傳統學校裡的教科書豐富活潑且多元,這對於不同天賦與資質的學生,無疑是一大福音。

科技已能滿足學生多元的學習需求
回到21世紀的教室裡,輔以多年教學工作裡長期對學生的仔細觀察,這樣單一以講授為主的學習方法,確實適合一部分的學生,但時也讓更多不擅於透過文字理解與記憶知識的學生,長期以來,在學習上受到很大的挫折,造成普遍自信心不足的問題。學校裡,我們只看到擅長考試背書的同學,看不到更多不擅長考試背書的學生。\

解決21世紀的教育問題需要21世紀的思維
台灣各級學校教師和美國一樣,同時面臨學生上課玩手機或趴下睡覺的行為,不謀而合的,學校和教師常常一開始在還沒有認出問題的背景原因,就先制定罰則來防堵。然而,同此之際,少數學校和教師試圖理解學生行為背後的根本原因,反以創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並且將問題轉化成突破的契機。這證明了,面對問題,從根本上以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才是積極解決與突破教育與教學困境的不二法門。

PBL與傳統講授式學習的差異
PBL是以真實生活相關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多元能力的養成為目標的學習,而講授式學習在知識大量累積後,實務上已經慢慢變成以大量的知識記憶為主的學習。

21世紀核心能力
合作學習、溝通、批判式思考、創造力是21世紀重要的基本核心能力。20世紀是以知識記憶為主的學習,21世紀的教育則是以能力培養為重的教育。

天賦引導的學習
能力以外,天賦也是很重要的。根據能力心理學,天賦是大腦結構的反映,是一個人自然而然的言語、思想與行動方式。每個人的天賦都不同,每個人喜好的學科與喜歡學習的能力也不同。這也是古人說因材施教的由來,事實上,傳統的講授式學習並沒有真正作到因材施教。因為傳統知識記憶為主的個人學習,學生只學習到少數能力,許多能力世被忽略的。僅僅看21世紀核心能力,這四個能力的學習活動就相當少。傳統課堂裡,教師因為趕課,鮮少學生發言或討論的機會,也不歡迎學生上課溝通討論,影響教師授課。每個人抄自己的筆記,回家寫自己的個人作業。鮮少合作學習的機會。舊的知識都學不完了,更沒有時間讓學生作創新或批判式的思考。PBL學習強調多元核心能力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學生小組需要自己學習判斷自己需要學習的新知和新的能力,其後還要運用新知和能力來解決問題。小組中每位同學的天賦組合不同,互補短長。適當引導下,每個人都有機會作自己喜歡學習的新知和能力相關的事,且也必須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

成績不好不代表其它能力不行
在專題研究和研究所裡,我們看到成績雖不甚理想的學生,在引導者的帶領下做中學、學中做,不但能重拾學習的樂趣,也能繳出閃亮的成績。跟這些學生相處久了,從他們身上學習到,有的學生雖不擅長文字的學習,然對圖像學習速度相當可觀,提供適當的圖像影音的教材與學習資源,學生也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學習大道。

成績不好可能是學習胃口單一
也有許多學生,需要確實知道自己學的東西跟生活上的關聯,才能努力開心的學習。有的學生對學習的胃口很小,就像看到桌上不想吃的菜一樣,一口也不想吃,而看到喜歡吃的菜,可以只吃那盤菜。

學生面向

學生沒跟老師說,但老師應該聽聽學生說的話,畢竟我們不能強迫他們學習,一定要頻道對了,教學管道才會通暢有效,這是有效教學絕不能欠缺的重要元素。
有一份蓋洛普機構針對美國青少年做的調查,詢問最能啟發學生認真學習的老師跟其他老師不同之處,最常見的回應是,他們喜歡某些老師勝過其他老師,1/8的青少年說會努力做到老師對他們期盼的水準,約百分之十二的人說會為真正關心他們的老師更努力地去學習。

原文標題: In Teens’ Own Words: Which Teachers Motivate You?
網址聯結: http://www.gallup.com/poll/11848/teens-own-words-which-teachers-motivate-you.aspx
“Those teens who agreed that they work harder for some teachers than others were then asked why they thought that was. The most common response was simply that they like some teachers better than others. But other teens were more specific: About one in eight said they work to the level of the teacher’s expectation. And another 12% simply said they work harder for teachers who care."
我最近發現這個快樂金字塔,每場演講都用它跟老師解釋教師為中心的學習為何讓學生學習較不快樂,進而利用它設計滿足學生更高心靈需求(higher needs)的教案。對待學生的態度要裡外一致的表現出尊重(respect)、信任(trust)的態度。

課堂或作業中找出學生目前最困難的特定學習問題,譬如我發現當句子變得複雜後,他們搞不清楚限定子句和非限定子句限定或補充的對象是誰,就一句一句的分析解釋給他們聽,找更多不同類型的句子給他們反覆練習,讓學生感受到他有學到實用的東西(learning)

讓學生可以依自由意願做選擇(autonomy),他們在課堂上跟我互動加分,不管是大聲喊出答案或心理有想出答案的,我都加分,尊重他們用不同方式來"報"答案,第一次這樣做的時候,看到那些害羞怕生的同學滿面驚訝和掩不住的喜悅,讓我也很快樂。

讓學生個人做創意(creativity)自我介紹和學生小組做創意小組標示牌的影片,讓學生感受這門課給與他們發揮個人和小組創意的機會。

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除個人學習,鼓勵小組社群(community)的學習,世界頂尖大學的學生都在學習團隊學習(teamwork),團隊力量大,全球競爭的時代,台灣學生不能停留在個人學習上。

前述的元素如果都能植入老師的教案並切實執行,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課堂裡,同學忙碌地學習,想上廁所,只要跟老師說一下就可以去,作業有困難時,可以跟老師商量得到適當引導,學生就會感受到身心靈健康的幸福感(well-being)。

這樣的課堂裡,學生可以學到很多,也會感到學習是很快樂幸福的,有同學曾在期末回饋時說過,即使重修也不介意!
money_vs_happiness_b
Source: http://news.illinois.edu/news/11/0629happiness_eddiener.html

學生不跟老師互動的隱性原因與突破戰略

FACEBOOK

這裡是2015年7月20日和21日兩天辦理高中和大學工作方時,為方便電子檔資料分享與會後溝通研討所建立的FACEBOOK社團。歡迎有興趣的老師加入社團。

大學PBL暨創新教學工作坊2015
高中PBL暨創新教學工作坊2015

能力評量

有關核心能力評量表(Rubrics),網路上有個網站(iRubics),有幾十萬個已針對各級學校設計好的評量表,可供老師參考應用。老師只要從網頁上面的Filter by去過濾: 1. Subject (即學科領域,譬如: Arts and Design); 2. Type (即種類,譬如: Project); 3. Grade Level (年級,譬如大學undergraduate),下面就會出現各種相關核心能力的Rubrics,譬如:After Effect Project 的Rubrics。老師可以點選過濾出來的連結,就會打開對應的Rubrics矩陣,譬如:我打開第一個連結,出現的是"Tourism Motion Graphics animation"的評量表,左邊第一欄有五個評核項目:Overall Look, Graphics, Meets Requirement, Message Conveyed, Audio. 右邊2-5欄將評核等地分成四個,Poor, Fair, Good, Excellent.每個等地配有6, 12, 18, 20點數,5x20=100分。各項的等地也有相關表現的具體說明。我的溝通技巧評量表只是將這樣的Rubrics翻譯成中文,做成Google 表單就完成了。提供老師們參考,有任何其他相關問題,歡迎老師一起研討。

Rubrics的設計會因老師、學生程度、課程、年級的不同而不同,譬如,光是Collaboration,就可以找到舞蹈課、英文課、專題課、科學相關課程老師設計的Rubrics。在iRubrics這個網站上有各科系年級的老師,分享他們在不同課程不同學習活動的特定核心能力所設計的Rubrics,老師可以從這個頁面進去,將您的需求輸入Filter by後面的三個選項,右邊Find rubric 再輸入如Creativity就可以得到您要得搜尋結果。

網址:http://www.rcampus.com/rubricshellc.cfm?mode=gallery&sms=publicrub

舉例來說,利用這個網頁可以搜尋到英文版溝通技巧評量表,再經翻譯成中文,就可以設計成Google表單,讓學生口頭報告時進行全班同儕評量。Google會蒐集每位同學回傳的結果,彙整在一個Excel檔案中,老師只要將這個Excel下載,就可以進行後續的分析。評量結果,我們都會整理每一位同學的評量結果,然後透過FB訊息寄給當事人,確保個人隱私權。

利用Google表單,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用手機進行簡單的問卷、學習測驗、收集學生資訊等。非常方便,但是要注意,課堂上要先點名,確定哪些同學缺席,測驗期間如有同學剛進教室,也要特別注意。曾經有同學缺課,但看到FB上的問卷連結,就在宿舍裡作答後上傳。由於我們每堂課都點名,所以很清楚這些同學都不在課堂上。事實上,也因為他們沒有到課,只要是課堂講過後作答的問題,他們幾乎也都答錯,當然,不是在課堂上完成測驗的一律不算分。

核心能力

教學策略

  1. 學生不跟老師互動的隱性原因與破解策略?
  2. 教與學的距離--只加分不扣分、真誠讚美與善用同儕影響力
  3. Top 12 Ways to Motivate Students.
  4. 為什麼推薦發現我的天才這本書?
  5. 教師與學生天賦的差異與啟發

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
  1. 大腦導向的學習 (Brain-based Learning)
  2. 探索式的學習 (Inquiry-based Learning)
  3. 行動學習 (Mobile Learning)
  4. 同儕學習 (Peer Instruction) 
  5. 問題導向的教學 (Problem-based Learning)
  6. 能力導向的學習 (Strengths-based Learning)
  7. 模擬導向的學習 (Simulation-based Learning)
  8. 任務導向的學習 (Task-based Learning)
  9. more to be added...

教師面向